发布时间:2020-04-10 09:26 发布单位: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各区农业农村局,局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局制定了《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为我市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农民富裕作出新贡献。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0年4月4日
2020年武汉市种植业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市种植业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和市委 1号文件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强化属地管理,压实稳产保供责任
1.稳定蔬菜生产。推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保持蔬菜播种面积240万亩左右,其中,黄陂区80万亩,新洲区38万亩,江夏区49万亩,蔡甸区36万亩,东西湖区24万亩,汉南区13万亩。重点发展快生菜、水生菜、特色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稳定提高自给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提升蔬菜生产水平,重点改善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等设施条件,提升改造一批工厂集约化育苗中心,着力提升优质种苗供应能力。
2.稳住粮食面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字当头、稳优并重”,遵循“稻田抓综合种养,旱地抓粮作经用,整体抓增效稳粮”的工作思路,对粮食生产着力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优布局、优品种、优模式。202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不少于216万亩,其中,黄陂区70万亩,新洲区56万亩,江夏区48万亩,蔡甸区31万亩,东西湖区2.5万亩,汉南区8.5万亩。
3.提高生产能力。依据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按照顺应天时、适地种植、优质高效原则,不断推进陡坡山区退耕还林、平原地区水旱轮作、丘岗农区等高耕种、易涝湖区水生蔬菜,配合实施地力提升工程,开展种植业“三新”技术示范30万亩,努力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
4.科学防灾减灾。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科学研判气象灾害发生趋势与后果,健全完善气象灾害应对预案。根据灾情发生和作物生育情况,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及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力求重灾变轻灾、轻灾少受损。
5.防控病虫疫情。立足于防,着力于治。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在主要作物、重点地区针对主要防控防治对象,建立一批绿色防控防治示范区,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130万亩,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2%以上;推广应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生物农药、生物导弹、害虫远程监控等新技术12项,应用面积6万亩。
二、强化市场引领,深化种植结构调整
6. 扩大优品规模。实施种植产品品牌提升行动,扩大优质瓜菜、虾田稻、优质果茶、经用粮作、“两用”油菜、食用菌周年生产、种植业种子种苗等生产规模,推进种植业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积极发展特色菜、食用菌、生态稻、保健油、有机茶、礼品瓜、高端果和杂粮杂豆等产品产业,逐步培育一批具备“汉味”特色的农业基地。
7.扩大经用粮作。按照“稳定面积,主攻优质,务求高效”的工作思路,基本稳定粮食总播种面积,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不少于154万亩。把杂粮当经济作物种,马铃薯、鲜豆类、鲜花生、鲜玉米等鲜食杂粮规模发展到30万亩以上;大力推广油菜、红薯“一种两收”技术,调减棉花,稳定甘蔗和中药材种植面积。
8.扩大果茶产业。瞄准果品市场旺盛需求,把发展果品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武汉市振兴果品产业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发展以猕猴桃为重点的优质果品产业,稳步推进小水果主推品种筛选、苗种扩繁、适应性种植区划,进一步优化茶叶产业结构,促进茶产业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我市种植业发展新产业、新优势。
9.扩大产业融合。推进农旅结合,以乡村休闲游景点(区)和旅游专业村为平台,扩大特色种植规模,助推旅游要素完善,做大做强集观光、采摘、体验等于一体的种植+旅游新业态。推进产销结合,大力发展种植产品进城配送、电商下单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种植生产服务业,助推农机作业、专业植保、配方供肥等社会化服务实体做大盘强。
三、强化绿色发展,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
10.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坚持化肥减量不动摇,以菜果茶优势产区和品牌基地为重点,实施有机肥替减化肥行动示范面积达到4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引领全市化肥使用量递减1%以上。
11.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坚持农药经营、使用环节两手发力,加大农药实名购买、农药包装物回收、农药使用记录查验执法督察力度,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大力推进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配合做好施药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全市化学农药使用量递减2%以上。
12.推进种养循环示范。积极推进种植业清洁生产、生态种植、绿色发展,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全市猪—沼—菜(果、茶)等种养循环面积发展到10万亩以上。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加强种植业与畜牧业、水产业密切协作,积极开展稻田养虾、养鱼、养蛙、养龟鳖、养鸭示范推广,全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到15万亩。
13.推进种植规范生产。认真贯彻实施种植业生产规范,紧扣种植业生态高效、绿色发展目标,完善种植业生产标准体系,加快种植业生产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鼓励种植主体落实标准化生产措施,出优质产品,创知名品牌,争种植高效。
四、强化履职担当,提升种植业管理水平
14.加强农药监管。全面贯彻《农药管理条例》,依法明确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及监管和指导者的责任,强化监管,不留死角。加强农药法规宣传培训,促进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主体知法守法。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农药经营、使用环节的随机抽查、专项抽查、重点抽查力度,做到违法必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农药监管责任包保制度、农药产销用信息报送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和违规事件通报制度,加快推进农药产销用各环节系统化、可追溯管理,提升农药监管水平。
15.加强肥料监管。全面落实《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加强肥料质量监管,严厉打击肥料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加大肥料、尤其是商品有机肥质量抽查监管力度,对肥料产品不合格的通报曝光,并责令限期整改,依规从严予以处罚,净化肥料市场,确保肥料施用安全。
16.加强质安监管。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严格化肥农药使用监管,加大农药使用档案记录检查督察力度,严厉查处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加强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的监督检查,提升我市种植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7.加强产业扶贫。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组织种植业专家深入开展技术指导,着眼当地优势,选准特色产业,明确帮扶措施,不断增强扶贫对象内在发展活力,全市贫困地区蔬菜生产达到4.5万亩左右,水果、茶叶生产达到3万亩以上。
18.加强指导服务。抓好种植项目属地管理,规范实施,阳光操作,确保项目的真实性、数据的完整性、效益的显著性,促进种植业转型升级。畅通农情信息,认真做好种植业测产、虫情测报、抗灾生产等技术指导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农民生产提供指导。层层压实责任,市抓指导协调,区为责任主体,切实做到种植业每一项工作都有计划、有目标、有责任人、有举措、有结果,共同把种植业工作抓好抓实。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