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00:00 发布单位:经济参考报
纸一样薄的屏幕可以卷成圆柱形方便携带、汽车里“隐藏车载显示”让屏幕与内饰“融为一体”、带有显示功能的便携医疗检测箱可进行远程医疗……高清、智能、多样态的显示屏正成为多方竞相布局的产业新赛道。
一块显示屏,蕴藏大前景。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6%。每一元的显示器件产出可以带动下游信息消费类终端产出十元。更重要的是,新型显示产品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速融合,打开全新的创新磁力场和应用空间,孕育着巨大的新质生产力,助力各行各业升级跃迁。
薄如一张A4纸,电脑屏幕可以像画轴一样缓缓卷起来——在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款柔性显示屏为笔记本电脑形态创新打开更多空间。小到穿戴设备,大到大屏幕,创新正驱动新型显示技术加速迭代,加快开发新应用。
在日前召开的2023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四川长虹等多家显示产业知名企业展示了核心技术创新的新成果:一款反射率低于4%、透过率超过65%的透明显示屏,应用在汽车挡风玻璃上能有效降低屏幕反光带来的影响;敦煌壁画上的“九色鹿”在110英寸裸眼3D显示技术的呈现下栩栩如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加持下,电视机可应用于学习教育辅助、文档创作生成……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3)》指出,我国显示产业成长性特征明显,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基础,产业吸引投资总体超过1.4万亿元,形成了车载、医疗健康、公共显示等六大新兴显示应用。
“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在超薄、柔性、透明显示、4K/8K超高清显示等领域取得明显进步,陆续推出多款全球首发产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显示领域首席研究员耿怡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型显示产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特征明显,其技术创新也带动了新材料、核心设备、关键元器件等上下游产业链持续突破。
与技术创新相呼应,新型显示产品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速融合。
带上一副轻便的MR(混合现实)眼镜,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青铜神树、青铜立人像立刻在眼前“活”起来。在成都,不少观众通过MR导览与博物馆文物亲密接触。“作为文化消费新场景,博物馆与显示技术融合让博物馆的展陈空间得到延伸,同时让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更加逼真。在近期开馆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每天有近千人次体验。”该项目负责人说。
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新型显示也在大“显”身手。
“新型显示产业与5G、物联网、元宇宙等信息技术正在进一步融合,在智能家居、电子标签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渗透,并在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等五大传统应用领域优化产品功能。”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全行业产值超过4900亿元,全球占比36%,继续位居首位。其中,显示器件产值3671亿元,全球占比48%;显示器件出货面积1.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助力电视机、显示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显示产业也面临一定挑战。耿怡认为,具体来看,显示产业经营主体相对分散,创新资源集聚不足,技术引领能力亟待提升,新兴市场增长有待进一步加强。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瞄准产业短板瓶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前瞻布局,加速新兴显示技术产业化进程。拓展下游应用,面向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等新兴领域需求,创新产品供给。
不久前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在新型显示领域,“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文化、旅游、景观、商显等领域,推动AMOLED、Micro-LED、3D显示、激光显示等扩大应用,支持液晶面板、电子纸等加快无纸化替代应用”。“作为数字产品最主要的人机交互方式,显示承载着数字信息传输‘最后一米’的重任,也推动着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要持续做好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储备。”耿怡说。(记者 郭倩 李力可 李倩薇 )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