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08 16:33 发布单位:长江有色网
近日,工信部、国标委印发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指南(2021版)》),要求各地区、各行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作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的成员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和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推进钢铁行业对《指南(2021版)》的贯彻落实,特组织行业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专家对其进行系列解读,供参考。
一、《指南(2021版)》总体思路
《指南(2021版)》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相关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是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踏上新征程、开启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对“十四五”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南(2021版)》继续贯彻制造强国战略,加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应用实施,统筹推进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目标。并在持续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指导建设各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更高要求,切实发挥标准对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指南(2021版)》的基本原则是加强统筹,分类施策;夯实基础,强化协同;立足国情,开放合作。其建设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23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第二阶段,到2025年,在数字孪生、数据字典、智慧供应链等关键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簇,逐步构建起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二、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的重点方向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新中国最早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领域之一。钢铁行业标准化工作坚持与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相结合,有效支撑了我国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国标委和工信部将细分领域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在国标委、工信部和中钢协的指导下,全国钢标委冶金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于2020年1月正式成立,5月完成《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编写,6月全面启动国行团标的征集、申报和研制工作。
《指南(2021版)》中明确提出,钢铁行业要发挥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在行业标准制定中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注重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间的协调配套,结合行业特点,重点制定规范、规程和指南类应用标准,进一步推进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完善。重点针对钢铁生产流程连续、工艺体系复杂、产品中间态多样化的流程制造业特点,围绕生产场景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制定5G应用、无人行车、特种机器人应用等规范标准;围绕智能工厂建设,制定工厂设计与数字化交付、数字孪生模型等规范标准;围绕生产智能管理,制定质量、物流、能源、环保、设备、供应链全局优化等规范标准。
三、结语
钢铁行业正处于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是实现两大目标的关键抓手,持续受到国家和行业的高度重视。智能制造领域已从标准治理入手,全面推进产业升级,行业企业应高度关注,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智能制造标准制修订工作。
《指南(2021版)》为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协调配套、智能技术供应侧与生产制造需求侧的标准体系跨领域融合指明了方向。作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细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与《指南(2021版)》的统筹推进,保持基础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协调配套,突出行业应用标准的鲜明特征。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合作,将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和方法、具备智能制造能力的先进企业遴选出来,将行业的优势能量汇聚在标准研制的平台上,打造出更多新型、实用、易用的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为推进钢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