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欢迎来到国家粮食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服务公众号
粮科网APP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 详细页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发布时间:2021-03-04 16:40         发布单位: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

2月5日,《经济日报》刊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同志署名文章《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全文如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推动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明确要求“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切实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立足新发展阶段,更好端牢十四亿中国人的饭碗

粮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要立足“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从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重大意义。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是保护和调动重农抓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需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既需要压实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也要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有利于通过优粮优产、优质优价解决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积极性,调动各地特别是主产区更好履行保护耕地、提升粮食产能责任的积极性,实现稳产与增收互促共进,下好增强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这盘“活棋”。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是增强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和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产业强、粮食安”,粮食产业链条越坚韧、布局越完善,粮食安全基础就越牢固,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有利于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优化完善粮食产业体系,更加有效防范粮食领域风险,促进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是决胜脱贫攻坚后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有利于培育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利益共同体,加快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有利于强化产业集聚,丰富乡村经济生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就近就地实现转化增值,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

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突出抓好“五优联动”“三链协同”和“六大行动”,加快建设与我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的产业基础。

推进“五优联动”,增创现代化粮食产业发展新优势。各地着眼全链条各环节,着力促进粮食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达到了农民增收、企业盈利、消费者获益的效果,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浙江湖州创新用好粮食仓储支点作用,由仓储向两端延伸,形成“粮食企业+国有粮库+农户”的运营模式。安徽阜南突出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示范种植—规模化种植—就地加工转化”三步走,逐步实现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山东充分发挥加工环节的引擎作用,统筹推动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订单种植,推动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各地积极探索培育区域公共品牌,着力放大品牌标准的引领作用,吉林大米、山西小米、水韵苏米、齐鲁粮油、荆楚大地、天府菜油等品牌知名度迅速上升,依靠高标准、高质量赢得认可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许多地方推行社会化、市场化的专业合作,采取灵活多样、规范有序的方式,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销更好衔接来稳定价格、稳定收益、稳定粮源。

坚持“三链协同”,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对接融合,已成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要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整体发力,放大优势,加速转型,提升粮食产业综合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依托示范市县、特色园区、加工基地、龙头企业等载体,培育一批优质粮源基地、连片种植带、加工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构建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分工协同、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联动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建链、补链、强链,补齐产业链短板,实现“产购储加销”有机衔接。强化需求导向,调优粮食产品结构,引导粮食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粮食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整合优化粮食物流体系,健全粮食质检等配套服务,完善城乡“放心粮油”配送供应网络,畅通供应微循环。

实施“六大行动”,做实服务粮食安全的载体抓手。“六大行动”涵盖“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是实现“五优联动”和“三链协同”的重要依托。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改造提升粮食仓储设施功效性能,推广应用、合理适配绿色储粮技术,逐步实现政府储备粮食绿色仓储全覆盖;实施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精心组织“中国好粮油”产品分级遴选,强化标识使用管理,打造“中国好粮油”金字招牌;实施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完善检测体系,组织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推广建立粮油产品溯源码系统,实现对责任主体、产品流向、监管检测等信息的快速追查;实施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加大关键粮食机械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动粮食机械装备和加工工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实施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科学制定粮食应急预案,加快构建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统筹建设一批区域综合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健全省市县粮食应急保障网络,形成逐级保障、层级响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实施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推进农户科学储粮项目,加强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深入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

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激发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发展格局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更加注重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旨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要准确把握政策出台、项目安排、措施落地的方向。要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稳步提升产能,推动提质增效,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正确处理生产与加工的关系,统筹布局加工能力,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培育粮食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正确处理大企业与小农户的关系,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生产力水平等差异,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的有效对接。

更加注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科技兴粮”和“人才兴粮”,促进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利用。支持粮食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造就大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行业短缺的实用型人才和“粮工巧匠”。

更加注重产销衔接畅通循环。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在稳定产能的前提下,优化产品结构,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粮油消费升级的需求。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帮助众多中小型粮食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进一步激活市场机制,使供需结合更直接、更紧密、更畅通。遵循市场规律,打通市场运行堵点,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入市,按质论价、优粮优价,力求产得出、产得优,卖得出、卖得好,让种粮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积极性。

更加注重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深化粮食行业“放管服”改革,密切服务企业,帮助破解难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提升收储调控能力,统筹组织好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进一步强化优粮优价导向,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新强化粮食执法监管,积极维护市场秩序。对重点示范企业,依规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加大推介宣传,发挥示范作用。

来源:《经济日报》(2021年2月5日 1版)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

Copyright © 2024    武汉轻工大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21561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