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欢迎来到国家粮食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服务公众号
粮科网APP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 详细页

青创大赛,何时归“正途”?

发布时间:2020-07-31 16:30         发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

  近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下称青创赛)个别获奖结果被曝违反大赛规则,涉嫌造假,引发舆论关注。

  “弄虚作假”本是科技创新领域绝对不允许触碰的红线,却出现在以“未来主人翁”中小学生为主角、展现我国创新教育成果的青创赛上,着实令人担忧。一方面,人们对学生和家长参加比赛的“功利心”以及比赛的公平公正性提出质疑。另一方面,该事件也凸显出部分学生、家长对创新科研工作道德与规则认识的欠缺与淡漠。青少年创新教育中,诸如“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和意识、知识产权法律及规则的教育仍需进一步强化。

  加强诚信参赛意识

  一位曾连续十年辅导学生参加青创赛的高中创新教师王某向记者坦言,在青创赛历年比赛中,造假行为不是个例。“学生在比赛中和其他选手交流时能够感受到,一些学生的项目成果不是自己完成的。”该老师表示,每年青创赛结束后,教师的工作却没有结束,还需要对参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一些很明显不是学生自己完成的项目被拿来参赛并获奖,对那些自己始终认真做创新项目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通过参加比赛的方式接触社会,造假行为不仅会令他们怀疑大赛的公平性,更会让他们质疑学校教授的正面道德观念,怀疑成人社会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王老师介绍,他所在的学校是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创新教育并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的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道德的培养,教师会在学生开展创新的过程中多次对学生和家长强调比赛的基本规则,如要独立完成创新、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等创新道德层面的内容。

  据了解,伴随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不断开展,许多学校都针对学生开展了创新道德方面的教育。但事实上,仍有一些家长枉顾规则,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超出独创原则的不合理帮助,甚至直接找人代替学生完成创新项目。家长的上述做法不但消解了学校的创新道德教育效果,还对青少年学生施加了不良的影响。

  “青创赛是培养未来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摇篮,大部分参赛者将在大学继续进行科研工作,成为我国科研队伍中的一员。”王老师介绍。可以预见,从中小学就开始造假的学生日后如若进入科研队伍,未来风清气正的科创环境,“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环境也将很难实现。

  “造假行为应在各类竞赛中被一票否决。”王老师建议,有关方面可以借鉴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则来规范比赛,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如应将参赛论文全文永久在网上展示,并纳入中国知网进行重复率查询。”他认为,建立透明且可追溯的机制将提高参赛项目造假门槛,让学生和家长在利益与风险间进行权衡,倒逼诚信参赛意识的提升。

  与该教师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谭蔚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应建立科创大赛参赛作品的公示机制,将作品内容纳入公开数据库,完善“赛后倒查”机制,实现阳光下的透明评选。“青少年科创作品是一类极富生命力的知识产权,值得保护和鼓励,同样也要经得起科学的审视与检验。”谭蔚泓表示。

  重归创新教育初心

  参赛创新项目的水平提升本是好事,但诸如“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基于同步辐射技术对提高镁合金硬度的热处理过程的研究”等高水平科研项目,连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望而兴叹,为何会出现在中小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大赛上?

  据了解,随着近年来科技创新比赛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教师、家长若想项目突出重围,便会想尽办法寻找能让评委“眼前一亮”的项目,这造成项目越来越难,甚至超出中小学生的能力范围,从而催生了造假行为。另一方面,虽然青创赛的获奖者自2013年起在参加高考招生时不再具备直接保送的资格,2019年起论文和专利也不再是绝大多数高校自主招生的“门槛”,高校今年还取消了自主招生,但有一定科研基础的高中生还是更受国内外高校的青睐。对学生来说,在青创赛获奖自然是非常不错的“加成”。

  “高校有相关需求,学生、家长、中小学各方都有相关需求,催生了这些高难度项目及其背后的利益链条。”王老师表示。

  据青创赛官网介绍,该大赛的宗旨是: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青创赛官网也展示了从中小学生身边事出发进行创新的研究探索事例,显然,高水平项目并非青创赛和创新教育的初衷。从创新教育“初心”的角度,相关方面也应对高水平项目不合理出现的情况加以引导,从源头切断“造假”的利益链条。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全面开展一次自查,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并进一步完善评审办法和标准,进一步落实竞赛与升学“脱钩”政策。该通知还提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坚决禁止违背学术诚信要求的行为。可以看到,这些举措已经为各类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活动中的诚信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后青创赛是否能回归“正途”,我们将拭目以待。(知识产权报 记者 杨柳)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

Copyright © 2024    武汉轻工大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21561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