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欢迎来到国家粮食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服务公众号
粮科网APP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动态 > 详细页

环境科技专利成果转化率仅有10% 自主创新能力待加强

发布时间:2019-06-13 14:52         发布单位:中国经营网

  “现在虽然科研导向是以企业为主体,但是现在国家重点专项又有几个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呢?”面对污染防治攻坚战引发的巨大环境治理需求,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田卫红发出了一句锥心之问。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在这场战役中,提供服务的环保产业不可或缺。

  尽管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但“对照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我国环保产业对于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尚存在短板,科技创新不够、产业技术储备不足、商业化模式缺乏。反映在环保产业市场上,主要体现为:现实市场过度依赖于财政投入、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发展深化持续发展动力不足。”6月12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在“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发达国家的不同,需要有自主创新技术来支撑解决环境问题,而现在欠缺的就是自主创新能力。

  专利成果转化率仅有10%

  “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环境科技创新水平领跑、并跑、跟跑技术的比例分别约为10%、35%、55%,仍处于跟跑水平。”6月12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在“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环境科技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原创核心技术欠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以专利为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全球环境技术专利热度分析报告2008-2017》显示,在核心专利持有上,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专利方面,美国籍申请人拥有893件,中国拥有118件,仅占5.6%;水污染防治领域专利方面,美国拥有585件,中国只有139件;固废处理处置领域专利方面,美国拥有212件,中国拥有75件;环境监测领域专利方面,美国拥有274件,中国拥有78件;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美国拥有33件,中国拥有9件。

  柯兵介绍,最近5年,我国省部级以上的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能大范围推广且产生规模效益的不到15%,专利技术7万多项,实际实施率仅为10%。

  并且,“我国环境领域关键技术大多处于小试阶段(46%),中试、产业化发展阶段的比例仅为33%、21%。”柯兵表示,环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成套装备依赖进口,生产多为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低的产品,核心、关键部件的自主化率不高。

  柯兵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环境技术研发主体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院所,高校是以研发为导向,对成果的转化并不是特别关心,因此导致一些研发成果的成熟度相对较低。

  《全球环境技术专利热度分析报告2008-2017》显示,美国、日本、德国的企业专利申请量占比超过90%、超过全球平均企业申请量比例75%,而中国企业类型专利申请人占比为65.32%。全球院校/科研所专利申请量平均水平为17.76%,中国高达28.12%,远超美国(6.78%)、日本(6.45%)和德国(3.51%)。

  与此同时,近十年来,中国院校、研究所因未缴年费、放弃而导致失效专利数量占比也高达59.66%。而在全球所有环境技术专利未缴年费和放弃数量中,企业、院校/研究所、个人三种专利申请人分别占比55.94%、26.06%、22.09%。

  该分析报告认为,中国院校、研究所未缴年费、放弃专利数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原因,一是研发与市场脱节,院校、研究所研发人员更多地追求学术价值,忽视专利的市场应用前景;二是我国科研项目和人员考核机制引导科研工作者中试专利申请数量,忽视专利维持,由于专利申请后需要持续投入维持费用,对于市场没有价值的专利,很多单位选择放弃;三是专利转移转化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无法切实保障专利权人等各方权益,挫伤了专利转移转化的动力。

  “我国高校科研合同中80%以上都是委托研发合同,2017年专利转让和许可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同年高校科研经费支出总额的0.37%和0.20%。”柯兵表示。

  在买方企业看来,“大学教授的课题太多了、经费太多了、考核太简单了,(成果)不一定要通过实践。我们企业有痛切的需求,但是我们提出需求时往往很难找到特别合适的需求提供方式。”田卫红呼吁产学研需要更好的结合。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

Copyright © 2024    武汉轻工大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21561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