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欢迎来到国家粮食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服务公众号
粮科网APP

国家粮食产业(青稞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

所在地区:北京 北京市

机构类型:大学科技园-国家级

服务类型:技术转移

服务产品:谷物(小麦、稻米、杂粮、杂豆)储藏品质、加工品质、产品开发、功能评价的技术服务

立即咨询

机构简介

一、中国农业大学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1年学校及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等九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中国农业大学现有专任教师2090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795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050人。

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共有151名教职工,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53人,副教授62人。研究领域涉及畜水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粮油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和品质检测技术,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应用技术,功能食品和新食品资源开发,现代农产品流通理论与产业发展战略;转基因食品的理论方法、检测技术和安全性研究;食品微生物学、发酵工程、食品活性成分的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果蔬食品的采后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拥有14个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农村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果蔬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植物源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食品非热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植物蛋白与谷物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食用)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食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健康饮品重点实验室、国家粮食产业(青稞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1个省部级科普基地: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基地。

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谷物团队

建有国家粮食产业(青稞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粮食标准研究验证测试中心。长期从事谷物研究,研究对象包括稻米、小麦、小米、青稞、红小豆、绿豆等。积攒了大量的数据如下:

(一)在加工及品质研究方面

(1)分析了谷物的营养特点。分析了谷物的营养品质。建立了小米主要营养成分的快速检测模型,并投放市场应用。

(2)研究了谷物储藏特性。储藏过程中谷物的理化特性、品质特性、淀粉和蛋白质的结构和消化特性的品质劣变。

(3)分析了谷物加工特性。碾米过程中,营养组分的变化,主要营养成分的分布。

(4)品质特性分析。明确了淀粉、蛋白质、醇溶蛋白对谷物食用品质的影响。

(二)在健康功能研究方面

(1)完成了小米、青稞等膳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高血压患者的评估。

(2)阐明了相关降糖机制。

(3)挖掘了降糖、降压的功能肽。

(三)在产品研发方面

(1)开发了功能肽

(2)开发了饼干、挂面、速食粥等产品


机构图片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

Copyright © 2024    武汉轻工大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21561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