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 | 单位类型 | 其他 |
---|---|---|---|
技术领域 | 粮油质检 | ||
合作方式 | |||
成果(专利)转让、许可 项目合作开发 委托开发 兼职技术顾问 人才培养 拟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中心或实验室 拟联合建立公共研究开发平台(提供中试和工业性实施、成果工程化开发等服务) 拟申请局技术创新中心 |
|||
技术难题和需求内容 | |||
食味仪评价我国大米食味值的准确性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部分食味仪的研制机理主要依据日本大米相关的研究结论,且大多适用于粳稻品种,并由于品种及栽培环境的巨大差异,我国大米与日本大米的品质特性存在显著的不同。 | |||
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技术指标 | |||
开发适合于我国大米品质评价的食味仪器,尚需对我国大米开展有关主要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之间相关性的深入研究,并对其评价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改进,以保证其对籼、粳稻大米食味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企业简介及现有工作基础 | |||
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由荃银高科、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及“6+1”联盟部分知名科学家共同投资成立。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机制创新的典型代表,更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科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将实现我国世界领先的基因组学指导下的分子设计育种研究成果,对推进我国种业创新、建设种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先后获上海市种子协会理事单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现有工作基础(1)构建了包含全基因组精准测序、优异基因解析、基因型表型互作机制、功能基因挖掘、导航设计育种、田间测配和生态测试等有中国特色的水稻设计育种体系。(2)优质品种及种质资源选育,利用育种核心骨干亲本表型+基因型鉴定结果,设计杂交组合,后代分离群体表型+基因型高通量鉴定增压筛选,取得了重要成果。(3)在稻米品质创新方面,基于多种分析手段选取和制定适宜的检测方法及其评定标准,为实现食味型水稻真正的本地化和产业化提供支撑,同时收集了大量软米种质资源,为软米品种品质标准的制定鉴定了基础。 | |||
企业项目合作研发拟投入的资金规模及解决期限要求 | |||
公司计划投入200万元作为研发资金,解决期限12-24个月。 |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