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单位 | 河南工业大学 | ||
---|---|---|---|
技术成熟度 | 实验室(或样品) | 应用行业 | 农业 |
成果类型 | 新工艺(新方法、新模式) | 技术领域 | 粮食储藏 |
成果完成方属性 | 高校独立完成 | 专利号 / 登记号 | |
成果简介 |
本项目依托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等课题,开展玉米自然堆积过程中考虑籽粒破碎与分级造成的粮堆各向异性孔隙率分布的研究工作。基于模拟筒仓玉米自然堆积试验,揭示了玉米自然堆积过程中杂质和籽粒的分级机理,并建立了考虑籽粒破碎、分级和压缩变形的玉米粮堆各向异性孔隙率分布模型。研究成果为粮堆中各向异性孔隙率分布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方法,为仓储粮堆精准化调控、粮食安全管理和丰富粮堆多场耦合理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研究经验,对实现绿色生态储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
技术推广分析 | 本成果建立的玉米粮堆各向异性孔隙率分布模型,能实现玉米粮堆内孔隙率分布的精准预测,通过合理布置风道,有效支撑粮堆精准化通风调控,解决通风过程中气流分布不均问题。目前为实验室研究阶段,实验室阶段已成熟。后期通过技术成果的工程化示范,预期储粮通风节能10%以上,降低储粮水分损耗0.4%~0.8%;储粮综合成本降低5%以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相关成果拟开发精准智能化通风软件1套,预算30万元;并分别进行平房仓、浅圆仓示范,需配置测温电缆、测控风机、温湿度传感器、粮情检测仪以及样品送检等,单仓示范预算8万元/仓。 | ||
合作意向 | 中试试验;合作研发 |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