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欢迎来到国家粮食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服务公众号
粮科网APP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源征集
咨询客服

食用菌保鲜与生物技术团队

所在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果蔬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食品营养化学、天然活性物质与功能评价等。
近5年承担的国家计划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快检技术的终端评价型转化研究与验证应用,2018-2021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eJA调控双孢蘑菇采后消化率降低进程中细胞壁几丁质积累机制,2021-2024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氧调控金针菇木质化品质劣变分子机制研究,2019-202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MeJA诱导双孢蘑菇中麦角甾醇积累的机制研究,2017-2020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蛋白组学和ROS代谢的低氧调控金针菇贮藏品质机理研究,2015-2017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阿拉伯木聚糖与绿原酸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类花生酸代谢的协同作用与机制,2021-2024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PPAR信号通路的猴头菇甾醇对脂质代谢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2022-2025

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基于成本控制的果蔬干制品微生物控制后处理技术及其快速检测装备研发,2017-2020

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青),低氧调控金针菇木质化品质劣变的分子机制研究,2018-2021

1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低氧调控金针菇ROS代谢途径及其诱导线粒体蛋白响应机制,2014-2017

11.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食用菌营养健康食品靶向设计的精准制造技术与产品开发,2018-2021

12.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基于调控肠道微生态靶向设计的食用菌健康食品精准制造技术研发,2018-2020

13.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食用菌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与筛查方法的建立,2015-2017

14.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于多组学分析低氧调控金针菇木质化衰老分子机制,2018-2021

团队取得的主要成果 [1] 胡秋辉、杨文建、方东路、裴斐、赵立艳、陈惠、马高兴、赵伯涛、刘庆洪、马宁、姜建新,食用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03,2/11。

[2] 方勇、胡秋辉、刘昆仑、裴斐、杨文建、赵立艳、马宁、宗良纲、顾振新,胡兴锁,富硒农产品的生物强化及其加工技术应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02,5/10。

[3] 曹崇江、杨文建、 陈杭君、 吴伟杰、韩强,新型复合包装材料制备及其在食品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16.12,2/5。

[4] 杨文建,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2022.1。

[5] 杨文建,2020年度江苏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

学科带头人信息
姓名 杨文建
研究领域 食用菌采后品质控制、营养与健康、食用菌加工与制造、食用菌生物工程等
研究方向 食品科学
事迹简介 团队带头人杨文建教授,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SCI论文56篇,80%以上为JCR-Q1分区论文。其中,Food Chemistry, 2016, 196: 860-866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9, 67: 8773-8782入选食品领域TOP期刊封面报道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美国专利1项,制定行业和团体标准5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先后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多项人才项目。

主办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技术支持:厦门科易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49-1633

工作日(8:30—21:00)

节假日(8:30—12:00 13:30—17:30)

Copyright © 2024    武汉轻工大学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21561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